1.冠心病诊断要素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,而无主动脉瓣重度病变或冠状动脉其他病变;40岁以上病人发现心脏增大,心力衰竭,或紧急心律失常,而没有明显高血压或其他病变者。紧急心律失常系指频发或多源性室性早搏、心房颤动或扑动、室性心动过速、左束支传导阻滞、工~皿度传导阻滞等。
2.主要辨别诊断
(1)急性胰腺炎:上腹部持续性剧痛,可有阵发性加重现象;多伴有恶心呕吐,中等度发热,上腹部压痛,血淀粉酶增高。
(2)急性胆囊炎:易于饱餐或高脂肪饮食后诱发右上腹绞痛,并可向右肩胛部或右肩放射,伴恶心、呕吐,疼痛发作后可出现轻度黄疽及发热。右上腹压痛,有明显腹肌紧张。血白细胞计数增高,X线、“B”超等检查都能够帮助对本病的诊断。
心肌慢性供血不足和稳定型心绞痛是推拿治疗的适应证。经临床研究推拿能减少心肌耗氧量和提升心肌的供血量,从而起到一种辅助治疗的目的。
1.治疗原则活血化瘀,温通心阳,补气养心,改变心脏供血。
2.常用穴位及部位膻中、期门(左)、郄门(心包经穴,腕横纹上5寸)、内关、阴部(心经穴,神门上0.5寸)、神门、心俞、隔俞、厥阴俞、至阳、太溪等穴,及左边前乳房。
3.常用手法揉法、摩法、擦法等。
4.操作办法
(1)基本操作:病人取仰卧位,大夫坐于右边,先施指摩法于膻中穴、左期门穴(起宽胸理气、解郁除烦)及左边前乳房约5~8分钟,手法宜轻快柔和。
继上体位分别指揉上肢郄门、神门或内关、阴郄这两组穴位,每穴指揉1~2分钟。再指揉双侧太溪穴1~2分钟。
病人取坐位,双臂向前俯伏于桌子上,大夫坐落于病人后侧方,以双指揉法分别对心俞、膈俞、厥阴俞等背俞穴进行按揉,每穴约l~2分钟。再以指揉法于至阳穴(督脉经第7胸椎棘突下)约1~2分钟。最后取擦法于心俞穴及至阳穴(均为左右横向摩擦),以热力度,具温煦心阳之效果。
(2)辨证治疗:心痛急性发作时,当然最佳选择各类中西急救药物。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,可在后背膀胱经俞穴上探寻压痛点或敏锐点(酸胀最明显处),施以指揉法,待心痛缓解后,再按上述基本治法操作。
心悸胸闷甚者,可先指揉郄门、阴郄穴,每穴各l~2分钟,再指揉膻中穴1分钟左右。
1.胸外部推摩法体位自选,可立,可坐,也可仰卧,重点是自如应手,便于自我操作。病人以右手全掌贴于心前区(左边乳房中下段)做顺时针方向的推摩运动,约2~3分钟。
2.指揉手穴法先以左手中指指端去揉右手内关、神门穴,每穴各1分钟;再以右手中指指端去揉左手内关、神门穴,每穴各1分钟。在指揉手穴时以有酸胀得气感为佳,但不强求。